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,关乎亿万家庭的财富增减与消费底气。今年3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强调,“多措并举稳住股市,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”,凸显稳股市在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、夯实老百姓消费底气方面的重要性。 截至10月10日,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2万亿元,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年内已分别上涨16.27%、28.24%和45.37%,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走势。伴随着股市回暖,投资者信心逐渐增强。截至10月13日,A股新开户数突破2000万户,同比增长超50%,有力带动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9元,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5.3%。 在股市和消费双升的同时,也应注意到,居民消费增速明显低于股市指数的涨幅。究其原因,2025年A股虽整体保持上行,但期间不乏震荡,如4月7日上证指数最低跌至3040.69点,较前期高点回调约17%,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居民的消费底气。当前,国内多数家庭将超20%的金融资产配置于基金、股票等证券市场,股票账面价值波动直接影响居民财富水平,对其消费意愿产生影响,在心理上转化为能不能花、敢不敢花的现实考量。同时,股市也是经济预期的折射。投资者不仅关注短期涨跌,还借股市判断经济基本面与政策走向。一旦股市动荡,往往释放出政策变化和经济波动的信号,从而削弱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。所谓“股市不稳、消费不振”,其中折射的正是财富效应、心理效应和预期效应的叠加影响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