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物价低位运行”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“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”,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(以下简称“会议”)释放出一系列关键政策信号。一方面,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来看,物价低位运行但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边际改善,为货币政策灵活调整提供了空间;另一方面,部署四季度货币政策实施,会议表述更倾向于“用好存量、释放效能”,更加注重结构性工具的运用,但不代表支持性货币政策转向。   物价水平偏低   对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,会议定调,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,贸易壁垒增多,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,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。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社会信心持续提振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,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、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。   对比二季度例会内容来看,本次会议表述变化主要体现在,“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”变为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”,“高质量发展扎实”变为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”;挑战方面,“物价持续低位运行”变为“物价低位运行”。   数据显示,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.9%,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;PPI同比为-2.9%,降幅较7月收窄0.7个百分点,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。 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这背后是上年同期基数走低,以及近期反内卷在遏制上游基础原材料价格下行方面取得一定效果,以及促消费政策对汽车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价格支撑作用增强等。预计9月PPI同比降幅有可能进一步收窄至-2.3%左右,CPI同比降幅也会小幅收窄,不排除转平的可能,核心CPI同比涨幅则将扩大到1.1%左右。不过,在需求偏弱背景下,反内卷对物价走势的持续性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。未来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偏低的状况有可能延续。这也为货币政策灵活调整提供了空间。   纵观当前经济环境,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也指出,1—8月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.5%,房地产投资同比降12.9%,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等,反映内需复苏仍不均衡,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。   “总体上看,以5月央行等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为标志,前三季度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上持续发力。”王青说道,除降息降准、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外,5月以来央行通过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、MLF等政策工具,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,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,加之近期M2和存量社融同比增速都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,这些都显示年初以来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。5月之后央行未再推出降息降准这样的“大招”,主要是上半年经济稳中偏强,加之近期出口保持较快正增长,宏观政策处于观察期,显著加力的必要性不高。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立即
投稿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